close
是每一個階段的狀態變換。
每一次過年回家
與國高中朋友甚至偶爾不期而遇的國小同學的會面裡
歲月流逝的痕跡與其所成就的
都是那樣不動聲色
卻清楚鮮明的能夠感覺到
過完十八歲後的七年
我們都正經歷著那同窗共讀的日子裡
不曾想像也未能想像的
酸苦與甜膩混雜的生命味道
高中時讓我們砸派砸了滿臉滿身的班導成了兩個孩子的奶爸
上課總坐在第一排呼呼大睡的同學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
最厭惡一成不變的校園生活和機車學務處的卻常駐學校裡
好像比較坐得住的幾個"讀書人"繼續安分守己的唸著書 碩班博班年復一年
工作順利亦或失敗被裁 從曾經的意氣風發變成沮喪失志
七八九年長跑的班對有的終能承諾共伴一生 雖然也不乏宣佈就地解散
關於戀情 就在經營->破裂->療傷的循環裡
一再重覆上演
一直作著學生 不論學生證上描述的是如何差別
這樣的身分讓人如同罩在日光充裕的溫室裡 繼續的不食人間煙火
一直只要為自己做決定 在每個關鍵的轉折處
沒有另一個身影被允許參與或干預關於未來的藍圖
也許是幸 因為充分又自私地完成了自己
也許是不幸 因為不了解兩個人的未來該要如何妥協與進退應對
或許吧
每每這樣的慨歎與震撼
都來自心底早被制約的一套人生階段分布圖
當多數人在近似的時間軸上規劃著近乎同步的時脈時
落後或超前
都讓人有些心慌
只是依舊願意相信
我有我的盛開
全站熱搜